10月21日,作为省数字社会重大场景项目的江苏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建设一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智慧监管系统)正式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作已完成了系统开发建设和综合应用工作,基本实现“监管一张图、监测一张网”,可有效助力城市基础设施高效规范运行、安全风险有效防控,韧性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项目自2022年立项实施以来,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联合省工信厅、自然资源厅、应急厅等16家单位协同攻关,按照“综合监管+智慧监测”的思路,项目完成了“一个中心、一套标准、一套中台、三方数据汇聚治理、八大应用建设、一套机制及风险评估子系统”的建设内容,针对燃气爆炸、城市内涝、供水爆管、道路塌陷、桥梁倒塌等7大风险场景研发一系列预测预警模型能力集,相关建设成果初步应用于全省13个设区市及40个县(市)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社会及经济效益显著。构建“3318”技术标准体系,集成衔接了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在促进行业监管协同和数据共享共用等方面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委网信办、财政厅、国家密码管理局、数据局等单位代表及特邀专家组成项目验收委员会,通过听取项目建设汇报、审查技术资料、观看系统运行演示等方式,对一期工程进行了全面评估。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批复要求的建设内容,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项目试运行以来,省级系统已汇聚监管监测数据50.78亿条,汇集各类地下管线34万公里,接入物联感知设备11.9万台(套),累计处置有效报警预警5500余起。下一步,我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将力争于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构建起“点-线-面-链-网”协同的城市安全治理新范式,努力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提供江苏方案,贡献江苏智慧。

会 场

省级监管系统界面
王西雪/文 鲁茂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