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城市园林绿化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的通知》,泰州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案例成功上榜。全省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推进会在泰州召开,宣传泰州做法。“公园绿地草坪轮换制养护”经验做法被纳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目前,泰州已累计开放三河绿道、天德湖公园等154处绿地,惠及市民群众约30万人。
营造新风尚 迸发幸福水城新活力
以绿为媒、以人为本,挖掘公园绿地内部活力,让共享绿地更添烟火气、更有幸福味。一是探索协调发展新模式。以“经营思维”代替“管理思维”,试行“商业共享反哺公众共享”模式,吸引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开辟机器人餐饮、音乐烧烤、轻奢露营等新业态,营造多元化、个性化、可持续的消费场景。二是开展多样活动聚人气。组织开展各类园事活动,不断丰富绿地活动内容和形式。打造风筝节、美食节、湖畔音乐节等一批服务贴心、内容丰富的园林应用精品场景。三是开辟共治共享新途径。联合学校与广大市民,邀请专业团队推出“生态向学”项目,接待“生态研学”儿童及家长5000多人次;通过梅花、兰花等系列花展,普及特色花卉文化知识,营造全民赏花学花爱花氛围。
建立新机制 塑造幸福水城新形象
一是统筹推进轮换管养。将草坪组团划分为景观草坪、游憩草坪、运动草坪三种类型,明确可开展活动类型和草坪轮换养护周期。强化土壤监测,适时开展土壤打孔疏松、改良和病虫害生态防治,保障土壤质量。将日常养护工作与开放共享错时安排,兼顾市民游客游玩和景观效果持续性。二是强化草坪养护管理。发布共享绿地市民公约,引导市民群众爱绿护绿;发挥市民园长作用,加强不文明行为监督。推行绿地养护考核制度、公园物业服务全覆盖机制,定期发布情况通报及养护月历,引导养护单位做好日常管养,保证草坪景观效果。三是加强绿地源头保障。严格把控项目方案设计审查,注重“绿地开放共享”主题融入,合理规划设置大面积草坪区,注重乡土适生及耐踩踏植物应用。实施“凤城绿韵”绿化工培养计划,加强草坪养护工人培训,丰富优秀技能人才供给渠道。
强化新体验 推动幸福水城新发展
一是构建“五大活力空间”示范点。贯通“三河绿道”沿线30处桥下空间;开放50处机关庭院;改造56处节点,形成草坪、林下、桥下、滨水、庭院 “五大活力空间共享体系”。二是优化配套服务设施。关注游客体验,因地制宜增设城市港湾、WIFI设施、无线充电等设施,满足不同人群休闲游憩需求;协调体育部门增设乒乓球桌、篮球场,增加健身乐趣。三是推进科技赋能。依托泰州市智慧园林管理系统平台,引导市民游客通过手机、AI触摸屏、智能监控大屏查询共享绿地周边路网、实时游客量、设施分布等情况,努力实现开放绿地数据“便民共享”。(来源: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夏越)